型号含义:
“K” 代表控制电缆,“V”(第壹个)为聚氯乙烯(PVC)绝缘,“V”(第二个)为聚氯乙烯(PVC)护套,“R” 表示软结构(导体采用多股细铜丝绞合,提升柔韧性),整体含义为 “铜导体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结构控制电缆”。
结构组成:
导体:采用高纯度无氧铜,以多股细铜丝(如 0.1mm~0.3mm 直径)绞合而成(股数比普通 KVV 更多),通过 “束绞 + 复绞” 工艺增强柔软性,满足频繁弯曲需求。
绝缘层:每根导体外挤包聚氯乙烯绝缘,颜色分色(如黑、棕、灰、蓝等)或带数字标识,便于芯线区分,绝缘层厚度均匀,保证线间绝缘。
成缆:多根绝缘芯线按同心式或束绞式排列,绞合节距更小且灵活,减少弯曲时的应力集中。
护套:外层为聚氯乙烯护套,质地较柔软,耐磨损、防潮,具备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,且不影响电缆整体柔韧性。
应用领域:
适用于工业机器人、机床设备、自动化生产线、移动控制部件(如行车、传送带)、仪器仪表连接线等需要频繁移动或弯曲的场景,用于传输控制信号、指令或弱电流。
导体材质:高纯度电解铜(裸铜线或镀锡铜线,镀锡可增强抗氧化性和 solderability)。
导体规格:
单芯截面积:常见 0.5mm²~6mm²,主流规格为 0.75mm²、1mm²、1.5mm²(小截面积更利于柔性)。
芯数:2 芯~61 芯,多芯设计满足多回路控制需求,芯数越多,成缆时需优化绞合结构以保持柔软性。
额定电压:450V/750V(交流额定电压 450V,直流或脉冲电压 750V),适用于低压控制回路。
绝缘电阻:20℃时,绝缘电阻≥100MΩ・km,绝缘性能稳定,降低漏电风险。
耐电压性能:成品电缆在 20℃时,经交流 50Hz、2000V 电压试验,1 分钟内不击穿,确保绝缘层完整性。
2. 环境与机械参数工作温度范围:
普通型适用于 - 15℃~+70℃;耐寒型(如 KVVR-DA)可低至 - 40℃,高温型可短期耐 105℃(需参考具体型号)。
敷设条件:
专为移动敷设设计,可用于非固定场合(如设备内部连接线、拖链系统),但不建议长期浸泡或强腐蚀环境(需选择特殊护套材质)。
弯曲性能:
弯曲半径更小,固定敷设时≥6 倍电缆外径,移动敷设时≥10 倍外径(频繁弯曲时建议≥12 倍),远优于普通 KVV(固定敷设≥6 倍)。
耐疲劳性:
经多次弯曲试验(如 10 万次以上往复弯曲),导体不断线、绝缘不破裂,满足动态使用需求。
护套性能:
PVC 护套具备耐油性(对矿物油、润滑油有一定抵抗性)、耐一般化学腐蚀,阻燃等级通常为 UL94 V-0 或 GB/T 18380 中的 B 级(具体看产品认证)。
2 | 0.75 | 24/0.20 | 0.6 | 1.0 | 5.5~6.5 | 35~45 |
5 | 1.0 | 32/0.20 | 0.6 | 1.1 | 7.0~8.0 | 70~80 |
10 | 1.5 | 49/0.20 | 0.7 | 1.2 | 9.5~10.5 | 130~150 |
16 | 2.5 | 98/0.18 | 0.8 | 1.4 | 13.0~14.0 | 250~270 |
KVVR vs KVV:KVV 为硬结构(导体为单股或少数股绞合),仅适用于固定敷设;KVVR 因导体多股细铜丝绞合,柔韧性远优于 KVV,可频繁移动。
KVVR vs KVVRP:KVVRP 在成缆后增加一层铜丝编织屏蔽(“P” 代表屏蔽),可抗电磁干扰,适用于强干扰环境(如变频设备附近)。
KVVR vs RVV:RVV 是普通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软电缆,多为 2~5 芯,侧重电力传输;KVVR 是控制电缆,芯数更多(可达 61 芯),绝缘和结构更适配控制信号传输。
KVVR 的核心优势在于 “软结构”,通过导体多股化设计平衡了柔韧性与导电性能,是动态控制场景中替代硬结构电缆的理想选择,选型时需根据移动频率、环境温度及芯数需求匹配规格。